锂电池机上应急处理指南将实施 官方:着火用水
底本是一件值得称颂的事,但不少网友却发出疑难:为何要用矿泉水?机上不装备灭火器吗?
事件回想:
民航局《锂电池机上应急处置指南》 锂电池着火利用水降温冷却
该《指南》自2018年3月1起正式实施。
义务编纂:张玉
对违背上述划定者,公安机关将依据情节,按照国度有关法律、法规严正处置。
一、严禁在托运行李中携带充电宝。
飞机上发生锂电池着火毕竟应如何处置?
网上视频显示,事件产生后,处置火情的空乘用矿泉水胜利扑灭明火。
但这一举措受到网友的质疑,甚至被局部网友称为“不专业”,并质疑为何不应用灭火器?
三、严禁携带标识不清的充电宝。
2月25日,南航官微@中国南方航空宣布新闻先容,南航CZ3539(广州-上海虹桥,机型B77W)航班在登机进程中,一名已登机旅客所携行李在行李架内冒烟并呈现明火,机组配合消防和公安部分及时进行处理,未造成进一步侵害。尔后,该航班调换飞机跟机组履行。涉事旅客被警方带走考察。经初步懂得,事变起因系旅客所携带充电宝冒烟并着火,事发时充电宝未在使用状况。
这则《指南》将在2天后的2018年3月1日起正式执行。
严禁携带能量超过160Wh的充电宝登机
二、严禁携带额外能量超过160Wh的充电宝;携带额定能量超过100Wh但不超过160Wh的充电宝,必需经航空公司同意且不得超过两个。
第四条,“按事发地位,实行相应灭火处置,留神职员保险维护——预备冷却用容器——做好进一步应急处置筹备——向机长讲演处置情形”;
封面消息记者 刁明康
2015年8月17日,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了《对于重申民航旅客携带“充电宝”伺机规定的布告》,明确规定:
威望发布:
第五条,“用水或其余不可燃液体对锂电池、舍锂电池设备或相干行李进行淋洒降温——评估灭火后锂电池或含锂电池设备状态是否趋于稳定——如可能,由做好个人防护的人员将其从行李中掏出持续进行冷却,或在行李相应位置处启齿向内注水冷却”;
第六条,确认灭火后的装备不再涌现冒烟等景象,状态稳固后,使用注入水的垃圾箱、冰桶等帮助工具挪动到危险较小区域,指派专人监控”。
2月25日,南航CZ3539(广州-上海虹桥,机型B77W)航班在登机过程中,一位已登机旅客的行李突然冒烟并出现明火。机上空姐冷静应答,用一瓶矿泉水将火扑灭。
随后,@中国南方航空 又对空姐的这一举动给予了确定,称其为“处理及时、正确”。
原题目:《锂电池机上应急处置指南》3月1日起实行 民航局:锂电池着火运用水淋洒
五、严禁非个人自用目标携带充电宝。
2月26日,封面新闻记者从中国民用航空局官网了解到,民航局运输司在去年12月1日便专门下发了《锂电池机上应急处置指南》(以下简称《指南》),针对锂电池忽然起火的处置,要害步骤之一就是“用水或其他不可燃液体淋洒、降温、冷却”。
乘客须知
锂电池起火究竟该如何处置?
在《指南》的第三章“处置程序和注意事项”第四、第五、第六条,有明白的处置方式:
四、严禁在飞翔过程中使用充电宝。
空姐矿泉水灭锂电池 网友质疑为何不必灭火器
事去年12月1日,中公民用航空局运输司就次发布了权威处置指南《锂电池机上应急处置指南》。